离病毒最近的人
秋末冬初,天气转凉。突然严峻的疫情形势,如同初冬的寒潮,为涪陵更添了一丝凉意。面对突然如其来的疫情,区人民医院上下联动、共赴战“疫”,其中就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离病毒最近,却甘做无名英雄,他们是防疫工作中的“前哨侦察兵”、名副其实的病毒检测“排雷兵”。他们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直面病毒、不拒风险,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担当,他们就是医学检验科的战“疫”人。

近日,涪陵区疫情防控任务艰巨,核酸检测工作量陡然增多,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并肩作战。作为距离病毒最近的人,标本接收、核对、分装扫描、配置试剂、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等等一系列细致操作对检验人员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每一次核酸检测都是所有人速度、能力和体力的考验,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11月11日至13日,医院共检测核酸标本681516人次,单日检测核酸达25万多人次。堆积成山的核酸标本,单一个拧瓶盖的动作都要重复上万次,数字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汗水。
作为医学检验科主任、检验党支部书记的曹莉,几乎没日没夜地坚守着科室和PCR实验室,工作到凌晨3、4点已是家常便饭。她不仅要安排好科室的日常检验工作,更要密切关注PCR实验室每日核酸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反馈,还要保障检验物资充足、思考检验师连轴转如何排班、做好在高负荷工作下检验师的心理和生活安排等。曹莉办公室的电话没有停止过,挂了上一个又立即回复下一个,为了安排、协调工作,甚至没时间喝水,嗓子已经沙哑到说不出话来。
曹莉已经连续工作10余天未休息,生日也是在医院度过的。11月14日凌晨2点,曹莉发了一条朋友圈,她说:“下个早班,心情像花儿一样”。哪怕天天熬夜,哪怕身体疲惫,她依然乐观面对。
作为一名主管检验师、一名刚支援西藏返渝不久的党员同志汤青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本次疫情来袭,刚从藏区返回的他又重新投入到忙碌的核酸检测工作中,从标本接收到结果审核上报,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控。

除了他们,每一个检验师也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自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开始以来,医学检验科开启全员无休模式,面对实验室繁重的工作而又人手吃紧的情况,他们服从安排,发挥各自特长。一旦进入PCR实验室,为了节约防护资源,为了赢得核酸检测时间,他们总是饿了就忍一忍、累了就靠一靠,常常午饭变成晚饭、晚饭变成夜宵,竭尽全力确保科室日常和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学检验科的检验师全力奋战在核酸检测工作中,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织牢防控这张大网,用他们不懈的坚守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