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我父亲腹痛的症状还在持续,我该怎么办?”深夜,刚完成一轮救治的李红来到值班室,拿起手机熟练地回复起患者的微信。
面对患者的疑虑,她耐心解答,对待患者宛若亲人一般。她深知,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患者的信任和期盼,每一次快速且专业的回复,都可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她坚守岗位,温暖而坚定地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她就是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红。
李红的从医之路,源自家庭的支持和对医疗事业的崇高敬仰,这份初心让她在14年的从医路中依然保持热情,初心不变。李红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她深知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持续地学习和专业的成长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她都视为宝贵的资源和提升自我的途径。2013年前往重庆市中医院进修学习,2017年前往西南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消化系统类疾病的系统学习,2021年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消化内镜技术的运用。一有空闲,李红就会阅读学习,了解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报名参加各种考试来巩固自己所学知识。

李红在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上,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胃肠镜及内镜下的治疗也是驾轻就熟。李红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使她在2023年获评“优秀医师”称号。
40岁患者刘先生,因长达一年的便血引起贫血而收治入院,通过指检和肠镜检查,确诊为内痔出血。正常成年人的血红蛋白在120g/L左右,而患者的血红蛋白仅90g/L,在和患者沟通后,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内痔结扎术听说很痛,而且恢复的时间很长。”刘先生说出了他的顾虑。“别担心,我们这次采用的是内镜下内痔硬化剂注射术,这个手术是微创手术,在内径引导下将硬化剂精准注入内痔部位,促使痔核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最终达到缩小或消失的目的。相比传统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得知患者的担忧后,李红耐心解释道。该手术历时半个小时,术后第二天,刘先生顺利出院。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创新,内镜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前段时间,46岁张女士因胃部不适入院,通过胃镜和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内有一个1.5cm的腺瘤样病变,李红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行内镜下腺瘤病变EMI切除术。术前,李红对患者的病情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并制定相应预案。“每一次拼尽全力地准备,都是对患者的一份责任。”李红说道。
手术历时半小时,顺利取出病变组织,通过病检,结果为局部高级别内瘤变,这也是癌前病变的警示。术后,李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进行饮食和活动指导,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经过几天住院观察,患者最终顺利出院。
在门诊坐诊时,李红总是会不厌其烦地嘱咐前来就诊的患者。消化系统肿瘤是高发疾病,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在所有癌症病例中占据很大比例,具有高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45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消化系统炎症、溃疡病史的人来说,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尤为关键。胃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发现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对于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的识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李红也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同样重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和戒烟也是降低消化系统疾病风险的有效措施,酒精会直接损伤胃肠道黏膜,还可能导致贲门黏膜撕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日常保健,如有相关症状或高风险因素,应及时就医咨询,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