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缺乏到人才济济,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技术……涪陵区人民医院泌尿与小儿外科从“稚嫩”到“成熟”,变的是规模、技术、团队,而不变的,是那颗“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心。
多年以前,涪陵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专业共同组成了外三科,由于医疗设备和人员配备的不足,主要开展基础的开放手术和常规诊疗。
2019年泌尿与小儿外科独立成科,迎来发展的重大转折,技术实力、设备条件、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进步。科室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引进专科人才,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前往重庆、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带回新技术、新理念。科室目前有7名医生和11名护士,细分了普通泌尿外科、男科及小儿外科三个亚专业组。“一个水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科室的发展同理。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科室,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泌尿与小儿外科主任冯勇军说道。

科室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提前布局。早在2015年,冯勇军就从重医附一院学习前列腺电切技术,2019年又从广东引进经皮肾镜碎石技术,为科室开展微创手术奠定基础。科室可常规开展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软镜手术以及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等高难度的四级手术,每月开展手术100余台,其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已开展400余例。在泌尿系统结石、男科疾病和小儿外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小儿外科也是重庆市特色专科。
“谢谢泌尿与小儿外科的医生们,感谢你们高超的医术,保住了我的肾!”患者刘女士出院时感激地说道。47岁的刘女士因头晕胸闷被收治于心内科,入院后彩超检查意外发现右肾有一处4厘米的阴影。经过进一步的增强CT检查,高度怀疑为肾肿瘤。鉴于病情的复杂性,刘女士被转至泌尿与小儿外科接受进一步诊治。“由于肿瘤位置在肾门区,周围有肾动脉、静脉、肾盂和输尿管,血管丰富,这种情况通常是需要通过开放手术切肾。但考虑到患者年龄不大,保肾意愿强烈,我们选择了手术难度更高的微创手术。”冯勇军介绍道。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冯勇军立即组织本科室以及放射科、彩超室进行多学科会诊(MDT),共同讨论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术前,冯主任详细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方案及微创手术的优势,以缓解家属的担忧。鉴于患者家属对手术过程的极度关注,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邀请家属进入手术室实地观看,现场讲解手术的难点和风险,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冯勇军及其团队成功切除肿瘤,且未出现任何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三天,刘女士复查CT显示恢复良好,未见异常,随后顺利出院。
刘女士的案例是泌尿与小儿外科团队不懈努力、追求卓越的一个缩影,除此以外,科室团队还不断精进技术,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的三孔腹腔镜而言,单孔腹腔镜是一项“超微创”技术,手术更加美观,且减少伤口数量,术后疼痛感更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年轻爱美的患者增加了一个新选择。
泌尿与小儿外科肩负保障人民健康、传递关爱与温暖的社会责任,除了完成医院的相关临床工作外,还组织医护人员前往各个乡镇、学校、敬老院开展免费体检,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8000余人的体检。曾经有一名9岁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从小和婆婆爷爷住在一起,在体检中,发现该儿童存在尿道下裂的发育畸形,如果放任不管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严重者会导致不育。随后冯勇军与孩子父母联系,最终得到有效地治疗。

除此以外,科室也会定期前往江北卫服中心、百胜卫生院进行教学查房、坐诊和业务培训。提及未来的发展,冯勇军表示将加强对泌尿肿瘤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到北京及沿海地区学习先进治疗技术,积极推进有创手术向微创转变,从微创向无创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