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谭红莉同志被授予医院“合理用药之星”荣誉称号时,她脸上虽有喜悦,眼中更多的却是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与沉甸甸的责任感。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她多年来坚守“用药如用兵,贵精不贵多”临床信念的最佳褒奖,成为她在合理用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有力见证。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谭红莉同志的日常工作始终围绕着病患、病历与处方笺展开。在她眼中,每一张看似轻薄的处方笺,都承载着患者对健康的殷切期盼、对生命的郑重托付,更凝聚着医者不容有失的专业判断与道德担当。从踏入临床岗位的第一天起,老师那句“我们开的不是药,是治疗方案,更是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综合考量”的教诲,便深深烙印在她心中,成为她多年来践行合理用药的行动指南。

一、审慎为基,筑牢用药安全防线
在谭红莉同志看来,合理用药的首要前提是“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每次开具处方前,她都会在脑海中快速开展一场“风险评估”:药物适应症是否明确?针对年迈患者或肝肾功能异常者,剂量是否精准适配?与患者正在服用的其她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是否有更经济、便捷且疗效相当的替代方案?这份审慎,源于她对药物双重性的深刻认知——药物既是缓解病痛的利器”,若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伤害患者健康的“隐患”。多年来,正是这份对细节的严苛把控,让她开具的每一张处方都经得起专业检验,为患者用药安全筑起第一道坚固防线。
二、耐心为翼,打磨精准治疗方案
“医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用药尤其需要精雕细琢的耐心。”这是谭红莉同志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复杂病例,她从不懈怠。曾有一例复杂感染患者,为找到“命中靶心”的抗菌药物与最佳给药节奏,她反复研究药敏试验结果,查阅最新诊疗指南与文献,还多次与临床药师深入讨论,最终制定出精准的治疗方案。考虑到科室患者多为尿毒症患者,其肾功能已完全衰竭,而多数药物需经肾脏代谢,按常规剂量用药易引发严重并发症,谭红莉同志总是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逐一调整用药剂量与频次,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疗程。尽管这个过程往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每当看到患者因精准治疗快速康复,且最大程度规避药害风险时,她总说:“所有付出都值得。”
三、原则为盾,坚守医者责任担当
临床工作中,谭红莉同志时常面临各种压力与干扰:患者或家属要求“多用好药”“快点见效”“优先静脉用药”,有时还会遇到非医学因素的影响。但她始终坚守原则,将“安全、有效、经济、适宜”作为用药底线,敢于对不合理要求说“不”。曾有一位尿毒症患者夜间咳嗽,家属希望使用抗生素快速缓解,谭红莉同志经过细致检查,判断咳嗽是水钠潴留导致心衰所致,只需通过血液透析调整干体重即可改善。她耐心向家属解释用药原理与潜在风险,最终说服家属配合治疗,避免了药物滥用。

谈及这份荣誉,谭红莉同志始终心怀感恩。她说,这份成绩离不开医院的培养与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认可,更离不开药师团队与护理老师们的协作支持——正是她们一次次的双核对与用药提醒,为用药安全增添了多重保障;同时,也感谢患者们的信任与配合,让她能够毫无顾虑地践行合理用药理念。
在谭红莉同志心中,“合理用药之星”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她深知,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新药物、新证据持续涌现,唯有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知识库,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患者提供更前沿、更规范的诊疗服务。未来,她将继续以匠心守护用药安全,以仁术温暖病患心灵,在合理用药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书写属于医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