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旨在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普及肿瘤营养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肿瘤营养意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本期,我们邀请到涪陵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雷娜,为大家科普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相关知识。
什么是肿瘤相关营养不良?
肿瘤相关营养不良是由于蛋白质和能量长期摄入不足所引起的营养缺乏症状,常引发生理和心理功能下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和总体生存期。
为什么肿瘤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1.肿瘤疾病常常伴有代谢异常,这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肌肉和脂肪分解,继而出现消瘦、乏力。
2.肿瘤治疗会影响食欲及营养消化吸收。特别是食管、胃、肠等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放疗、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出现进食减少,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3.心理因素及经济因素的作用。焦虑、恐惧、抑郁、经济压力等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
4.饮食误区。很多肿瘤患者大量忌口,不敢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食物,从而导致蛋白质供应不足。
营养不良有什么危害?
营养不良会加重抗肿瘤治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合并感染的风险,降低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最终导致病情进展,发生不良的后果。
哪些征兆可能提示营养不良?
出现下面这些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常常预示有营养不良的存在。
1.体重在3个月内下降3kg或原来体重的5%以上;
2.体力下降明显;
3.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或口周疱疹、带状疱疹;
4.出现双下肢浮肿;
5.总喜欢卧床,懒得下床;
6.经常感冒发热。
如果出现了营养不良该如何纠正?
如果肿瘤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可以参考以下饮食原则。
1.每日食物种类尽量在12种以上,荤素搭配;
2.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3.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4.控制精制糖的摄入量;
5.减少腌制、烟熏、烘烤及陈腐类食物的摄入;
6.避免酒精摄入;
7.坚持科学的烹调方式。
当经口摄入的自然食物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可以参考“肿瘤营养五阶梯模式”的原则进行营养补充。

营养补充宜早不宜晚,当经口摄入自然食物低于患者目标需要量的60%,且超过3~5天时,应考虑口服营养补充(ONS)。ONS是经口摄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肠内营养制剂,该方法简便易行,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因此,胃肠功能正常的肿瘤患者,均可首选ONS作为营养支持手段。
如果ONS也不能满足患者目标需要量的60%,且超过3~5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管饲肠内营养或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的身体活动也很重要
肿瘤患者的运动应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循序渐进,即使体力较差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应尽量每隔1~2小时下床活动一下,或经常翻翻身,动动四肢。对超重和肥胖患者应努力减肥,保持健康体重。某些特殊情况,如严重贫血、骨关节病等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且在运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专家简介》》

雷娜,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2007年毕业于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在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工作,拥有扎实的内科临床诊疗技能及诊疗思维。2023年,雷娜转岗到临床营养科,并被派遣至重庆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学习,同时,她还参加了重庆市临床营养高级技能提升培训班。目前,蕾娜主要负责慢性病、肿瘤及外科快速康复营养等诊疗工作。